一竞技 > 新闻中心

一竞技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版图中的隐形冠军

  中国制造的版图上,有一个鲜为人知却令人惊叹的现象:数百个城市或乡镇,每一个都在某个细分领域占据着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比如,河南许昌生产了全球 60% 的假发,河北平乡制造了 40% 的童车,江苏泰兴则掌握着 30% 的小提琴产量。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一竞技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版图中的隐形冠军(图1)

  在日常消费品领域,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尤为突出。以甜味剂为例,太湖沿岸的江苏宜兴,凭借一家领军企业年产超过 1 万吨阿斯巴甜,就占据了国内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而在家用电器方面,浙江慈溪更是令人瞩目:全球约 60% 的小家电出自这里,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下辖的周巷镇,区区 18 万人口,却承担着全球 70% 的电熨斗生产任务。

  咖啡文化的普及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中国机遇。虽然优质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传统产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全球近 80% 的咖啡机都来自中国,其中广东顺德就占据了中国咖啡机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顺德还在空气炸锅、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小家电领域表现抢眼。

  在科技产品领域,新老产区各展所长。四川异军突起,揽获全国平板电脑出口量的半壁江山;而广东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在遥控无人机、无线耳机等产品上保持绝对优势。其中,深圳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的 50%,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产品价格,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母婴用品市场同样有令人惊喜的发现。福建泉州的纸尿裤企业,从代工生产起步,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品牌出海,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目前,泉州的婴儿尿布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 60% 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已达数十亿元规模。

  如果说中国是服务全球的超级工厂,那么这些特色产业集群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专业车间,共同构筑起中国制造的璀璨星图。

  在探讨中国制造的版图时,不得不提及构成其根基的县域经济。德国学者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中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却鲜为人知的企业。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县域经济:在 1800 多个县城中,许多地方都培育出了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的特色产业,堪称县域冠军。这些产业遍布第一、二、三产业,涵盖特色种植养殖、传统食品、手工艺品和现代制造等多个领域,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他们脚上的袜子可能来自浙江诸暨,鞋子则产自福建晋江。

  这些县域产业的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甘肃天水甘谷县的羊角辣椒就是典型代表,这种皮厚色红、味辣多油的特产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近期更因天水麻辣烫的网络走红重获关注。吉林省依托长白山脉的地理优势,人参产量占据全国 60% 以上、全球 40% 以上的份额,其中抚松县更早在 1995 年就被授予中国人参之乡的美誉。

  一些地区则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升级。山东威海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里不仅以渔业资源闻名,更是将产业链延伸到渔具制造领域,发展出超过四千家相关企业,年产值突破 30 亿元。内蒙古宁城县则别出心裁,利用当地丰富的膨润土资源,瞄准宠物经济,开发出猫砂产品。目前,该县年产猫砂 200 万吨,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全球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第二类是在自然资源并不占优的地区,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模式,从来料加工起步,逐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工业特产。这一模式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发展得最为成熟。数据显示,广东和浙江拥有全国最密集的知名产业链,诞生了大量制造强县和商品名都。比如,广东佛山以陶瓷闻名,中山的灯饰产业举世瞩目,浙江义乌则发展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些地方的成功充分证明,产业特色不仅可以源于自然禀赋,更可以通过市场导向和创新发展来培育。

  县域冠军产业是如何崛起的?2024年8月,《县域冠军产业发展报告》给出了答案。根据人民网研究院的这份报告,县域冠军产业的形成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小到大,通过长期深耕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结合市场竞争的自下而上和政府规划的自上而下双重推动,逐步将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实力;二是从无到有,依靠承接产业转移、规划产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实现产业的快速培育与发展。

  这两种发展路径都已经在中国结出了丰硕成果。以西餐三大顶级食材为例,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浙江衢州柯城区的鱼子酱年产量超过200吨,出口比例高达70%以上;山东临朐县和安徽霍邱县的鹅肝产量占据全球45%的市场份额。其中,临朐县的鹅肝产业发展特别具有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在丹麦、荷兰民间组织的支持下,当地开始探索法国朗德鹅的饲养之路,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产业规模。

  从小到大的成功案例中,山东曹县的汉服产业尤为引人注目。这里从最初的影楼布景和摄影服饰加工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设计研发、剪裁绣绘、营销售后的完整产业链,如今占据国内汉服市场40%的份额。十件马面裙中有八件出自曹县的说法,生动体现了其市场主导地位。

  在从无到有的发展模式中,改革开放初期的沿海城市率先受益。比如,江苏昆山通过承接中国台湾地区的代工企业,成功孵化出蓬勃发展的IT产业。随着东南沿海地区人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些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内地转移。湖南桂阳承接广东东莞的家具产业就是典型案例:桂阳获得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而东莞则通过腾笼换鸟,为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空间。

  《县域冠军产业发展报告》强调,产业集群化是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竞技平台集群化不仅有利于信息流通、降低成本,还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目前,分布在中国各地的数百个产业带,正是依靠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全球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且价格适中的产品。

  然而,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仅仅充当代工角色已经远远不够。对于县域冠军产业来说,推进产业集群化、提升产品功能、打造国际品牌形象,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关系到各个产业带的未来发展,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一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关注一竞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