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 > 新闻中心

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国常会部署冰雪经一竞技官网济

  “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2024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提出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的目标。2022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统计调查显示,中国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

  据央视新闻2024年10月11日报道,《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已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2024年将达到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0000亿,达到10053亿元。

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国常会部署冰雪经一竞技官网济(图1)

  在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看来,如今体育与大众文化、大众旅游出现了汇流,三者相互激发活力。孙若风曾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他认为,“冰天雪地有足够的吸引力,是承载文体旅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不只是北方地区,近年来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也在推进冰雪运动。

  以广东省为例,在2017年成立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相继成立市级冰雪运动协会。截至2022年1月,广东有冰上项目俱乐部25家,滑雪项目俱乐部约20家,滑雪爱好者约40万人。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把多勋表示,冰雪运动的发展必然带动冰雪旅游。

  他解释说,参与冰雪运动的民众,一般都有长距离的迁徙行为。从平时的居住地到冰雪运动目的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的形态。有研究也发现,民众在选择冰雪运动目的地时,通常都会考虑到周边文旅资源的密集程度。

  把多勋认为,基于长距离迁徙的消费行为,消费类型更加多元。他举例说,游客外出旅行总把“来都来了”挂在嘴边。在支付交通费用后,冰雪运动消费和观光休闲消费往往配置在一起,“旅游的性价比更高”。

  同时,在他看来,发展文旅产业成本高昂。在冬季这个常规意义上的旅游淡季,冰雪运动给文旅产业注入了消费的活力,“发展冰雪运动,能做到淡季不淡”。一竞技登录

  孙若风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发展冰雪体育和冰雪文旅,两者相互兼容、相互支持”。

  他曾在东北某地考察滑雪场,游客滑雪一般都要待上几天,“但又不能一天到晚都在滑雪”。他建议,滑雪场在文旅项目的配套上,要把功夫下得更足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要求强化冰雪装备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同时,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用孙若风的话说,参加冰雪运动,从头到脚都需要靠装备武装。但目前在冰雪装备的国产化和品牌化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黑龙江省印发了《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当地发展冰雪经济虽然有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冰雪经济产业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短等问题。

  因此上述规划提到,推进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创新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健全冰雪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冰雪经济价值转化能力。

  其中包括扶持开发具有龙江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的冰雪文化产品,推进寒地试车基地、冰雪装备(体育用品、服装)耐寒测试基地建设等具体举措。

  吉林省制定了《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根据行动方案,当吉林省旅游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时,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冰雪产业集群,规模计划达到5000亿元。吉林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冰雪产业发展,其中每年投放冰雪消费券不低于3000万元。

  同时,全省年均举办大型冰雪赛事100项。将冰雪运动项目列入中考体育选项,推动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冰雪活动,全面实施“中小学雪假”“职工雪假”制度。

  辽宁省则提出,到2025年,冰雪经济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的目标。辽宁瞄准了大众冰雪温泉体验IP,提出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辽中南“冰雪+温泉”特色产业带,建成国际知名的东北亚冰雪温泉旅游目的地。

  此次国常会也要求,“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

  孙若风说,“中国文化十里不同风,特色这篇文章是做不完的。”游客奔着冰雪而来,但在当地不仅仅是感受冰雪的乐趣,还带着地方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体验。他举了个例子,游客在哈尔滨游览完冰雪大世界,还会尝一口乱炖,体验当地的搓澡文化。

×

关注一竞技微信